一切要先從「奏鳴曲」開始談起。等等!你是說…那個鋼琴奏鳴曲的奏鳴曲?呃~不是啦,是要先從「教堂奏鳴曲」跟「室內奏鳴曲」開始說起啦!…不懂!我被弄糊塗了!…好吧!這就來簡短的說分明。

西元1600年以前的教堂裡 清唱劇 (Cantata)這種音樂形式,指的是「有人歌唱的音樂」, 如果是單純由樂器所演奏的音樂呢,這種音樂形式叫 奏鳴曲 (Sonata)
隨著時間演變,奏鳴曲依其用途有了不同類別。約在1650年開始,在教堂或較嚴肅的場合演出的叫作教堂奏鳴曲(Sonata da Chiesa),是一種純音樂作品,主要是在教會進行的宗教儀式前演出。另一種在一般場合演奏的叫室內奏鳴曲(Sonata da Camera),是一種室內樂作品,以舞蹈組曲為主,後來逐漸演變成巴洛克時期的「組曲」。

「教堂奏鳴曲」包含四個樂章,分別以「慢、快、慢、快」的速度來安排,第一樂章通常是穩定的4/4拍,第二樂章則會用到賦格的形式,而最後一個樂章,通常是基格舞曲。隨著時間演變,這種樂曲形式在古典時期逐漸演變成「快、慢、快」三個樂章,遂成為現在所稱「奏鳴曲 (Sonata)」的標準形式。

而「組曲」也是有公式的,速度上也跟教堂奏鳴曲一樣是「慢、快、慢、快」的安排,至於是由哪四種舞曲組成的呢?基本上是由「阿勒曼舞曲 (allemande)」→「庫朗舞曲 (courante)」→「薩拉邦德舞曲 (sarabande)」→「基格舞曲 (gigue)」這四種舞曲的「公式組合」作為原型。

可是,就這麼固定公式永生永世的過下去,不論是作曲者或聽眾都會受不了吧。於是作曲家經常會在第三段薩拉邦德的前,或後,視想法隨意插入一個各類型的舞曲,如小步舞曲(Minuet) 、嘉禾舞曲(Gavotte)、布雷舞曲(Bourrée)、黎東高舞曲(Rigaudon)、魯爾舞曲(Loure)、或抒情調(Aria)等等,或者在開頭的阿勒曼之前,再加上一個Prelude、Sinfonia、Toccata之類的樂章,甚至,在某些舞曲的後面在多加一個把剛剛舞曲主題加以變奏的反覆樂段,或者為求氣氛安排,把結尾的基格舞曲抽換成別種的快速舞曲。這些做法呢,無非是希望多增加一些變化、對比,讓聽眾覺得音樂變化多樣而不至於厭倦。

至於各種舞曲的來源跟速度呢?底下列舉一些做說明:

阿勒曼舞曲 (allemande):法文,意思是日耳曼,是一種源起於德國的徐緩二拍子舞曲,目前在組曲開頭的阿勒曼則是4/4拍的中等速度。

庫朗舞曲 (courante):是一種3拍子快速的法國舞曲。

薩拉邦德舞曲 (sarabande):源於波斯,後經西班牙流行於當時的歐洲,本來是一種快速的舞曲,後來演變成一種3拍子但第2拍加附點的徐緩莊重的舞曲,被放在組曲之中。

基格舞曲 (gigue):源於英國,是一種6/8拍 (8分音符為一拍,每小節有6拍)的快速舞曲。

嘉禾舞曲 (Gavotte):2拍子或4拍子,快速的法國舞曲。

布雷舞曲 (Bourrée):2拍子快速的法國舞曲。

魯爾舞曲 (Loure):速度不快的法國舞曲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音樂知識 music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hiwen 的頭像
    zhiwen

   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

    zhi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