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選舉,不是你想的那樣!」

有段時間我是政治超級冷感,如果早點有這本書出現就好了!我覺得每個人都該看,都該知道,因為有投票也好不投票也罷,大家心裡都在罵;想或多或少發揮點漣漪之力,總得知己知彼,了解「選舉」真的是怎麼回事吧!

這本書是一個政治圈的人,以直白方式寫出「選舉」這個東西目前的實務,包括財源、提名與人選、選戰的組織運作與管理、選戰的手法與操作等等,寫的不錯;真的,為什麼以前沒有人寫這樣的東西呢?

看完這本如果還想進階,「翻轉,選戰的流浪狗團隊」是一本進階書,內容主要在說明柯P到底是怎麼贏的,柯P的競選機器怎麼運作。這些內容,等於在替上一本書以實例進行印證。

同時,認同書中的這些話:

多數選民總覺得選完後,就被政客遺棄了,手中的一票不再有意義。如果支持的對象沒有當選,更會覺得自己的一票浪費了。若整體選舉結果不如自己的意,很多人也會認為選舉就是「民粹」主導一切,沒辦法展現良善的價值。真的是這樣嗎?

集體智慧

我們自己幫人選了那麼多次,也看了許多場選舉,就我們在「操弄選舉」「玩弄時局」的角度來說,公民共同做出的決定,其展現的集體智慧,往往是那個時空裡最好的決定。「真的嗎?選民也選出陳水扁、馬英九,還有一缸子不好的政客呀!」

勝者用執政時間證明他們自己能力不足,但敗者的「努力不夠」,一般百姓是沒有機會印證或理解的,因此總有投錯人的感覺。但落選的人,其實落選的理由也很明顯,不是嗎?

每場敗選和勝選,都有讓人不得不服氣的理由。並沒有什麼民粹不民粹的問題,只要民主選舉經歷越多,公民就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習、提升、淬煉出更高的政治智慧。那不是政治人物可以隻手遮天的。

認為政治人物可以輕易騙到票,影響選舉大局,實在是太過「大看」政治人物的能耐,也太「小看」公民的判斷力。

2008年,馬英九在陳水扁失去民心後,以超高票數當選。雖然他之後表現不怎麼樣,但在當時,國民黨展現的態勢的確相對民進黨為佳,選民也必須對民進黨護扁的態度做出嚴厲表態,讓民進黨徹底反省。

後來民進黨也因此做出反省,並由蔡英文主導,進行了許多本質的改造。

2012年,選民還是再次選擇了馬英九。很多人說這次總該是錯誤的選擇了吧?

但我不認為過半數選民的抉擇有誤,當時的蔡英文,實力仍然不夠強,基層經營不夠紮實、準確、對輿論的掌握也不夠完整,視野,格局亦不夠,當然就不足扭轉大勢。

但她所增加的票數,以及馬英九損失的票數,都是對於馬英九施政不當的適切反應。總得票數的下降,也明示馬英九應該要做某些改變,但馬英九還是一意孤行,並未認知到這點。

因此,2014年的九合一大選就重創了國民黨的地方政治勢力,這也再次證明了集體意識的展現通常是「恰到好處」的。

如果你堅持藍綠的其中一邊,你就會認為另一邊的人就是蠢蛋,另一邊勝選,就是舉國發蠢。但你若跳出藍綠思維,就能學會尊重集體智慧。

我認識的選舉從業者,都非常尊重公民的集體智慧。如果選輸了,那一定是我們「努力不夠」,應該好好聽聽公民透過選票告訴我們的訊息。

即使我們的工作就是操弄公民以滿足個人的政治目的,但我們也經常發現,「公民共同決定」所帶有的內在合理性,反而可以「說服」或「教育」我們。

當政治人察覺這點,就會變得謙卑,就有機會在將來獲得公民們的接納與肯定。而明知如此,卻還想硬去「教育選民」的,終會被時代淘汰。

所以你每次的投票,每一張的選票,都是有價值的,都能告訴政治人物一些事。若每一位公民都以選票參與形塑臺灣的集體政治智慧,就能讓這個國家的民主往更好的方向走。

許多類似統獨、藍綠的簡化、原始議題,都在選舉過程中一一被公民們否決,我們現在接納的是某種更高階、更融貫的議題形式,包括我們對經濟生活的各種想像,對跨國企業的評價,對社會福利的期盼等等。

這是種探尋的過程,只要自認是公民,都應該參與找尋答案的挑戰與冒險。無論是政治人或公民,都在學習,都在面對挑戰,也都創造了一些價值。

所以選舉並不是單方面的操作、單方面接受,而是所有人一起參與。政治人和公民都進入一個像是RPG (角色扮演)遊戲的情境,在過程不斷摸索,想辦法升級自己的能力,並達成設定的關卡目標。

公民和政治人在過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,我們個人可能會誤信騙術而投給壞人,好人也可能上臺後執政表現不佳,但只要能透過下一次選舉來修正,就是個良善的民主政治體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hiwen 的頭像
    zhiwen

   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

    zhi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