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D對上黑膠,數位照片對上膠捲,各有擁護之人。

有個朋友在blog上寫到「搞電影的人會告訴你膠捲還是最好的,就算24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還是拼不過膠捲……CD能在這麼小碟片記錄60分鐘音樂,是因為把人耳「聽不到」的高低頻聲音刪除了,資料量變小。但其實有時人類聽不到的重低音卻能讓人覺得「哇,音效好好哦!」,人類或許聽不到,但卻「感覺」得到。……想想十年前我們買了一台不到12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,現在會發現在那段時間,雖然拍了很多照片,品質卻不好,雖然後悔,但過去時間不會回來,相片也無法重拍了。」

私以為「數位化+數位工具」跟「語言繪畫+紙+印刷」是可以比擬的,都是承載工具的變革,都造成了處理與傳遞的速度的巨變。但工具只是工具,後面的目的跟主體才是重心。

大自然的聲音與光影是連續性的訊號(continuous),如何把他們捕捉、傳播、甚至透過承載工具來大量散播呢?

電腦沒發明之前,人們只能利用例如震動的傳遞、化學物質的變化等等這種物理或化學的類比(analog)技術,來開發捕捉工具、承載工具、和傳播與散播工具。

例如「聲波的震動」透過空氣傳遞到麥克風內的振膜,麥克風把震動轉換成電流,驅動製作黑膠唱片母盤的刻刀刻成深淺不一的「聲紋」,如此,各種聲音就以崎嶇刻紋這種類比方式被記錄下來。而「光影」與膠捲呢?就由膠捲上的「化學感光物質」捕捉了光影的明暗變化,然後把這些感光物質在暗房中與顯影藥劑接觸,依感光的強弱形成程度不一的化學變化,也就是顯影與定影,光影也就這麼被記錄下來了。

電腦發明後,把「東西」編成0101的碼後在網際網路中傳輸逐漸變為一種成本非常低廉的傳遞方式。於是麥克風接收聲波後轉換出來的電流呢,被取樣(sampling, 切片)成一堆點來編碼(類比轉數位, A/D convert),而膠捲+化學感光物質則變成了切成1200萬-2400萬個或更高像素(pixel)的數位感光片,把光影編成一堆碼來記錄。

由於「記錄」的方法不再是「連續」的,而是「取樣」的,所以「沒被取到的部分」在重播還原的時候當然已不復存在。只能靠數學的演算補足來近似還原原來的連續,或靠視覺暫留的方式來欺騙眼睛。


聲音的捕捉、黑膠唱片的製作、與黑膠唱片的聲音重播
聲音的捕捉、CD唱片的製作、與CD唱片的聲音重播

透過上面兩張圖可以很清楚的知道,把連續性的聲音轉成數位檔案,除了達到超低傳遞成本的目的,整個音樂產業也因而產生很多新的商業模式,但是原本連續的聲音不再,只能靠著更高的取樣(取點)跟更好的數學演算來彌補,這是一種取捨,也因而造成CD與黑膠兩個陣營各自的擁護,膠捲底片與數位相機的狀況也是如此。

不同技術所造成的不同表現與特色,一方面看都有其缺陷,另一面看也都有其優勢,所以青菜蘿蔔各有喜好,能讓你逐樂陶冶才是重點,倒也不需過於拘泥。畢竟,「語言繪畫+紙+印刷」再怎麼厲害,思想的傳遞也有詞窮的時候;「數位化+數位工具」再怎麼厲害,也有無法捕捉或轉換光影與聲響的狀況,不是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hiwen 的頭像
    zhiwen

   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

    zhi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